AI 工具發展神速,簡報製作也變得越來越自動、快速,從輸入文字到排出設計,只需要幾秒鐘。
但真正讓人點頭、促成合作的簡報,從來不只是一份美觀的作品。
這篇文章,將從簡報顧問的視角出發,分享我們怎麼看待與 AI 協作簡報這件事——適合正在對簡報有興趣,或對於 AI 簡報感到好奇的你。
文章目錄
一、AI 做出來的簡報「能用」嗎?
這幾年,AI 工具快速演進,簡報生成技術也持續進步,社群上不乏「幾秒鐘完成一份簡報」的教學影片,吸引大量流量與轉發。
像這些常見標語:
- 「天啊!只要輸入幾段文字,一份簡報自動完成」
- 「30 秒帶你做出一份專業級簡報!」
- 「只有老人才用 PowerPoint 做簡報!」
看起來很夢幻,也確實讓人心動,彷彿終於能擺脫簡報製作的地獄。
但當你實際用過這些工具,就會發現:AI 的確能做出一份簡報,但距離真正「能用」,還有一段差距。尤其重大場合的商務簡報更是如此。
二、AI 做出來的簡報,為什麼不夠好?
我們不否認 AI 工具的強大。事實上,我們團隊自己在簡報製作流程中,也大量運用 AI 來節省時間、提升效率。
根據我們協助企業訂製簡報的實務經驗,目前 AI 工具在簡報製作中,這三件事特別實用:
1. 資訊初步整理
輸入逐字稿或報告內容,AI 可以快速摘要、歸類、列點,產出看起來有邏輯的素材架構。
2. 語句潤飾優化
讓句子更口語、更簡潔,甚至能產出不同語氣版本,提升說明的清晰度與節奏感。
3. 設計初稿產出
像 Gamma、Beautiful.ai 等工具,可以自動生成設計風格統一、排版整齊的簡報畫面。
AI 用於簡報製作中的「強項」,大多停留在整理資訊、產出素材的層次。
但是,簡報並不單純是一份資料文件或藝術品,而是一場有目的的溝通。
如果你缺乏對於溝通對象的理解、對於情境的判斷,在背景資訊不清楚的狀況下,AI 往往只能給出「模陵兩可」的結果。
想要做出真正有效的簡報,我們需要的從來不是更多的「結果」或「答案」,而是能夠「引導問題的思維」。
三、使用 AI 協作簡報的成功關鍵
使用 AI 工具協作簡報的成功關鍵,不是它給你的答案,而是你問它的問題。
當簡報涉及情境判斷、說服策略時,就需要依靠人的經驗與專業來輔佐,只有「問得精準」,才能真正引導 AI 給出有價值的輸出。
但,問題來了:
到底該問什麼?怎麼問?怎麼判斷問出來的答案是不是對的?又該如何把這些回答,轉化成真正有效的簡報內容?
對多數工作者來說,這是一件困難的事。因為這不只是操作工具,而是設計溝通的過程。
在這樣的情境下,與其單打獨鬥,不如考慮找一位能協助你釐清問題、引導邏輯、轉化說法的夥伴,讓簡報不只是完成,而是產生影響。
以 NextGen Slide 的簡報訂製服務 為例,我們不只是幫客戶做得更漂亮,而是作為顧問角色,陪你一起釐清問題、共創簡報,讓 AI 成為策略的一環,而不是倉促的捷徑。
我們會從這三個面向切入,把問題問清楚、想清楚,有效與 AI 協作:
1. 擬定溝通策略
找出最有力的切入點,讓簡報真正對焦。我們會問:
- 對象:主要受眾是誰?有什麼期待?有什麼痛點?他們對於該議題的看法是?
- 目標:希望簡報後產生什麼結果?如果結果能發生,哪些訊息聽眾需要知道?
- 情境:使用簡報的場合是?
- 時間:有多長的簡報時間?距離簡報還有多久?
2. 規劃說服邏輯
根據溝通的場景與策略,制定簡報框架,將資訊轉化為有節奏、有層次、有推進力的說服流程。
在這個階段,AI 工具能夠快速幫助我們分類資訊,並填入框架中。
3. 判斷資訊取捨
從溝通的目標判斷哪些該留、哪些該刪,確保簡報簡潔有力、不產生誤解。
盡可能地減少雜訊,確保所有訊息都是為了達成目標。
只有當問題問得夠準、邏輯理得夠清,AI 工具才能真正發揮最大效益,做出不只是「做出來」,而是有影響力、有價值的簡報。
總結
簡報不只是報告事情,更是開啟對話、取得信任、爭取資源的方式。
AI 的確能幫我們省下許多時間。從內容整理、語句潤飾,到畫面生成,它完成的速度,確實讓人驚艷。
但當你想的不只是「做完一份簡報」,而是「讓人理解你、認同你、支持你」,你就會發現:真正困難的,不是產出內容或投影片,而是設計影響力的思考過程。
而這也正是 NextGen Slide 服務的核心價值——幫助你在每一場重要的簡報裡,更清楚地被聽見,也更有力量地說服對方。
如果希望我們能陪你一起打造更好的溝通體驗,真正推動商業目標的實現,歡迎來信 contact@nextgenslide.com 洽詢,或填寫聯絡表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