📌 這篇文章將幫助你掌握 5 個最關鍵的簡報設計觀念,即使沒有設計背景,也能讓你的簡報更清楚、專業、易讀。
很多人剛開始學簡報設計時,都會擔心:「我又沒有美感,怎麼可能做得好簡報設計?」
的確,所謂「專業的美感」的確需要訓練,也仰賴時間和經驗的積累。
但要記得,在多數的職場簡報情境中,簡報不是藝術品,而是用來「溝通」的工具。
簡報設計最重要的任務,是幫助聽眾降低理解的門檻,更快速地接收資訊,並做出決策。
能做到這件事,美感才是「錦上添花」。(否則…就會變成「譁眾取寵」)
這篇文章,我會跟你分享 5 個簡報設計中最重要的觀念,幫助你做出清楚好懂的簡報設計。
文章目錄
一、簡報設計第一步:釐清目的
一張投影片,聚焦一個具體的目的
設計簡報時,一定要了解每張投影片的「目的」是什麼,才能夠有效篩選重點,去除雜訊。
聚焦目的最簡單的方式,就是反問自己:「我希望聽眾看完這張簡報後,可以了解…」
你的答案,就是你該張投影片的目的。

舉例來說:
- 希望聽眾看完這張簡報之後,可以了解「投保本方案的三大好處」
- 希望聽眾看完這張簡報之後,可以了解「未來公司在中國的投入方向」
- 希望聽眾看完這張簡報之後,可以了解「Q3 網站流量較去年下降,應思考解決方案」
- 希望聽眾看完這張簡報之後,可以了解「A 產品的優勢是 X 和 Y」
一張投影片的資訊越多,目的就會越模糊
過去在各單位培訓時,我發現許多人都會在一頁投影片塞入大量的資訊。
這可能是個人習慣,也可能是組織規範,但不論原因如何,從結果來說,這都會讓投影片變得難以閱讀,而喪失了簡報設計最主要的目的:有效溝通。
大量的資訊會讓投影片失焦。因此,每當我詢問學員:「這張投影片的目的是什麼呢?」他們要嘛說不出來,要嘛說得模糊。
只是:如果連你自己都說不清楚,聽眾怎麼可能聽得懂呢?
目的就是標題,越具體越好
思考目的時,要越具體越好,最好讓聽眾看完標題,就秒懂整張簡報的結論。
舉例來說,如果標題是「專案簡介」,這就太模糊了,聽眾難以快速抓住核心結論與重點。
不如把目的拆分、聚焦,甚至多拆成幾頁來說明:
- 01:為什麼要執行此專案?
- 02:專案現況與進度不如預期
- 03:改善方式及預期成效
這樣做有幾個好處:
- 對聽眾來說,一張一個目的(重點),更容易消化吸收
- 對設計者來說,資訊量降低,設計門檻下降
現在就打開一頁投影片思考一下:這頁的「目的」是什麼?標題能讓人一看就懂嗎?
二、簡報設計要清楚好懂,先去除「雜訊」
什麼是「雜訊」?
簡單來說,就是「影響目的達成的干擾訊息」。
舉個例子。
假如你正在辦公室專心的寫作,期待能夠在傍晚前完成一篇 2,000 字以上的部落格文章。
你本來打開網頁搜尋資料,結果「手滑」打開社群,一不小心就浪費了兩個小時,影響了進度。
那社群的所有資訊對你而言就是「雜訊」,因為它阻礙了你完成文章的目的。
如果下次你希望自己更專心一點會怎麼做呢?
沒錯,你會禁止自己打開社群,甚至更狠一點的人會把網路關掉,閉關直到文章完成。
這就是去除雜訊。
簡報設計的概念也是如此。如果你的目的是有效溝通,就要移除所有會讓聽眾失焦的雜訊。
所有出現在聽眾眼中的元素,都應該經過考量
如同前面所說,每一張投影片都存在簡報者的「目的」。而投影片上的任何資訊,包含文案、顏色、圖片、字體、形狀、動畫…等,都應該服務這個目的。
如果有任何訊息對聽眾造成干擾,導致於目的沒有達成,那就是雜訊。
舉例來說。某張投影片希望聽眾看完後,能了解「A 保險的三大好處」,並且感覺到講者的專業,但簡報中卻使用鮮豔的配色、活潑的手寫字體、還加入一張可愛的小狗圖片…
這樣設計就與目的相違背,會讓聽眾感到困惑又分心。
因此,未來設計簡報時,要隨時提醒自己:「這樣的設計選擇有助於我達成目的嗎?」如果不行,那就要謹慎使用該元素,避免簡報失焦。
記得這個經驗法則:少,但是更好。只要你能持續練習一段時間,簡報設計的能力就會出現非常有感的進步。
等到設計能力提升,有辦法掌握更多素材後,再考慮加入「裝飾性元素」,提升設計的層次感。
三、簡報設計必須符合聽眾的經驗與習慣
設計簡報時,如果呈現方式符合聽眾的經驗與習慣,自然能降低理解的門檻,讓資訊更容易被吸收;反過來說,如果違背了這些習慣,就可能讓人感到困惑。
熟悉,就好懂
當走你進一間陌生的餐廳,看到紅色的門,會直覺認定是女廁;如果是藍色的門,你則會認定那是男廁。
但如果有一天,你走進一間「設計感爆棚」的餐廳,發現門口沒有任何標示,只有一黑一白的兩道門,你會怎麼辦?
可能得先觀察其他客人,甚至猶豫個幾秒,才能確定哪個才是你該進的門。

這就是「熟悉感」——當我們的設計符合大眾已經習慣的模式,就能讓理解變得直覺。
而在多數情況下,我們確實應該讓聽眾理解上更直覺。(除非有特定目的)
關於顏色、字體、形狀的習慣
接下來,我會跟你重點分享關於顏色、字體、形狀這三件事,人們通常有什麼樣的閱讀習慣。
你可以思考是否與生活經驗相符,也可以當作後續的設計參考。
顏色習慣
- 性別:藍色 → 男性;粉紅色 → 女性
- 指示:紅色 → 危險、禁止;黃色:警示;綠色 → 正向、安全
- 質感:黑色 → 高級、權威;黃色:便宜、親近
字體習慣
- 手寫體 → 親切、溫暖、創意,可能適合藝術類、品牌形象類的簡報。
- 襯線字體(Serif,如:新細明體、宋體、標楷體) → 給人正式、傳統的感覺,適合法律、學術類型的簡報。
- 無襯線字體(Sans-serif,如:黑體系列) → 簡潔、現代,適合科技、商務類簡報。

形狀習慣
- 圓形 → 給人友善、溫暖的感覺,可傳遞創新、靈活的感覺
- 方形 → 象徵穩定、可靠,可強調數據的嚴謹性
這些顏色、版型、字體、形狀的使用習慣,來自於我們長期的視覺經驗。
當我們遵循這些習慣時,就能讓資訊更直覺、容易吸收。
可以「打破習慣」嗎?
可以的,這樣做有時能創造視覺上的驚喜與變化,吸引觀眾注意。
但我們一定要知道,打破習慣不代表隨意顛覆,而是要有明確的目的。
舉例來說,閱讀投影片時,我們的視覺動線往往是由左到右,由上到下。
但如果你今天想要呈現一種事業蒸蒸日上的感受,就可以考慮從下到上的排版方式。

設計並沒有「絕對的規則」,但當我們選擇遵循或打破習慣時,一定要「有意識地」這樣做,確保它能夠提升溝通效果,而不是讓觀眾感到困惑。
四、掌握一致性原則,讓簡報看起來更專業
如果你希望你的簡報看起來更專業、容易理解,那麼「一致性」絕對是關鍵!
這也是「專業感」與「業餘感」的最大差異之一。
沒有一致,就沒有對比
大部分的人都會透過許多對比手法來強調重點。例如:加粗、改顏色、放大、螢光筆…等等。
但卻有很多人在設計時,忽略了簡報要維持一致性。
當一份簡報都是重點,就等於沒有重點。因此,我們要盡可能保持風格、字體、色彩、版型的一致性。
簡單來說,一致性是基礎,對比才是變化。
只有當整體視覺風格一致時,當你需要突出某個關鍵資訊,才會真正產生「強調」的效果。

如何提升簡報的一致性?
因此,在製作簡報時,你可以先訂定以下設計規範,確保視覺統一:
- 字體規範:標題、內文、重點字體統一,避免混用不同字體
- 顏色規範:確定主色、輔助色,不要讓每一張投影片的配色都不同
- 版面規範:標題、內文、圖片排版方式要有一致邏輯
- 圖片風格:確保所有圖片的圓角、框線、陰影風格一致
當你能夠「嚴守紀律」,讓整份簡報都遵守規則,簡報看起來就會更專業,也能降低觀眾的認知負擔。

而一致性的具體應用細節,可參考這篇文章:《深入解析:簡報設計的五大視覺原則應用》,會有更深入的探討!
五、簡報要先處理資訊,再處理視覺
先動腦,再動手
近年來,許多企業開始投入 ESG(環境、社會、公司治理)的永續發展策略,這不僅影響品牌形象,也逐漸成為投資人關注的指標。根據研究,75% 的消費者更願意購買具有 ESG 承諾的企業產品,而 60% 的投資機構已經將 ESG 納入評估標準。此外,ESG 績效較好的企業,其長期股價表現與市場穩定度明顯較佳。因此,我們建議公司在未來兩年內,增加 ESG 相關的投資與行動計畫,以提升品牌競爭力,並吸引更多投資人的目光。
如果要請你將這段話設計成投影片,你會怎麼做呢?插入模板?插入圖片?放大關鍵字?加粗字體?

你覺得這樣設計過後,簡報有更好懂嗎?應該沒有吧?這樣設計可能會讓畫面變得「更豐富」一些,但對於聽眾理解內容似乎幫助不大。
這是許多人設計簡報時會犯常見的誤區。
用金字塔原則拆解資訊結構
簡報設計應該先懂腦,再動手。具體而言怎麼「動腦」呢?我們可以透過金字塔原則來處理資訊。
金字塔原則原先是麥肯錫企業內部訓練的工具,用於提升員工邏輯思考和表達的能力,現在已經被廣泛運用在簡報、寫作中。(延伸閱讀:《麥肯錫企業內訓的思考工具:善用金字塔原則,提升簡報、寫作、溝通力》)
金字塔可以簡單分成三層,最上層是表達的「目的或結論」,中間層是用來支持結論的「重點或原因」,最下層則是用來解釋重點的「案例或數據」。
以上述案例來說,我們可以透過金字塔原則,將資訊先進行分層處理:

- 結論層:未來兩年內,企業應投入 ESG,以提升品牌競爭力。
- 理由層(支持這個結論的關鍵論點)
- 消費者偏好
- 投資人關注
- 股價更穩定
- 細節層(案例、數據、說明)
- 75% 的消費者願意購買 ESG 企業的產品
- 60% 的投資機構已經將 ESG 納入評估標準
- 研究顯示,ESG 績效佳的企業,市場表現更好
如此,我們就可以將簡報改成這樣:

透過資訊的分層處理,是不是一看就懂了呢?
而且你會發現,製作這張簡報完全不困難,只要你會基本操作,人人都做得出來。
記得,簡報要先動腦,再動手。先讓資訊清楚,再來追求畫面上的美觀。
總結:當資訊能被輕鬆的辨識和理解,簡報自然就有美感
身為工作繁忙的職場工作者,我們不需要追求炫目的視覺效果,也不必煩惱自己是不是沒有天生的設計天賦。
只要掌握文中這 5 個關鍵觀念,就能讓你的簡報在不需過多裝飾的情況下,依然有專業感,並且有效溝通!
快速複習 5 大關鍵觀念:
- 釐清目的——每張投影片只傳遞一個清晰訊息
- 去除雜訊——所有視覺元素都應該服務於內容
- 符合聽眾習慣——順應認知模式,降低理解門檻
- 維持一致性——一致的視覺風格,讓資訊更易讀
- 先處理資訊,再處理視覺——簡報設計的核心是資訊邏輯
如果你還是覺得,簡報設計要有「美感」才行,我想跟你分享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「審美流暢理論」(Aesthetic Fluency)。
這個理論指出:資訊越容易被辨識和理解,人們就會覺得它越有美感。
換句話說,對於非設計師的工作者而言,不用花俏的設計,只要讓資訊容易被吸受、理解,簡報自然就能讓人感到好看、專業。
下次設計簡報時,試著用這 5 個觀念來檢視你的投影片吧!
如果需要專業的簡報訂製服務或培訓,歡迎來信 contact@nextgenslide.com 洽詢,或填寫聯絡表單。